Wednesday, November 26, 2008

慶生2008.11.26

2008年11月26號,是個需要記上一筆的日子,這個日子跟過去和將來的許多日子一樣,都會被打上一個無法磨滅的烙印……

不管算作秋后或是入冬,整座城市突然沒有了黃昏,似乎剛過午后,就立刻漆黑一片,所以人們需要制造霓虹燈,即便她遮住了滿天繁星。同事們一起為我慶生,給 周六補缺。第一次登上SWFC頂樓居高臨下,透過腳下和身邊的玻璃,原來可以輕易看到這世界的扭曲。但我沒帶相機,這種地方只需要來一次而已。

上午看到楊佳的死刑被最高院核準的消息,下午就得知他已經被執行了。一個體制膽怯到什么程度,才會對真相和公正如此懼怕。當我從摩天大樓上下來以后,心中的羞辱感前所未有。這是每一個人無法逃脫的報應……

Saturday, November 22, 2008

no longer 25

1. 上次去衢州回來,緊接著就奔沈陽了,回來忙忙叨叨,除了偷懶貼相片,什么也都沒顧上說,我慢慢開始接受自己就是個死上班族這個事實了。

2. 除了滿山滿樹的橘子,衢州還有不少好處。首先就是小,跟我家鄉一樣的小,似乎城里繁華的也就是那一條路。火車站出來的廣場卻很大,路也寬敞,因為是新建 的,這也和我家鄉沒什么不同,開辟了個新區,和老城相隔幾十里地,平坦寬敞,荒無人煙。精髓當然還是在原來的地方,小吃店、商業街、老房子,就算陰雨天又 怎么樣?老百姓都習慣了。那天我們半夜火車下來沒地兒去,就找了個小旅店歇歇腳吧,新開張,淋浴都沒裝,還總跳電,但便宜,因為客少給另外饒了一間,還可 以幫著叫外賣。之后,吳工就開始以他老家同鄉們的善良淳樸為榮了。

3. 農村空氣真好,吳工家真闊。出人意料的是,那里看上去家家都那么闊,蓋得起3層大房子,前后有菜地豬圈水塘果園子。吳工他爸提前給釀了米酒,宰了只兩年家 養母雞,抓的野泥鰍,自產蓮藕,豬油炒菜香,還得趕緊趁熱吃,稍微冷了就要凝固。鄉下待客的架勢就講究這個。后來回來我才知道,衢州的辣椒有名。而且衢州 人能吃辣。

4. 第二天又回到城里,魚頭兔頭鴨頭炒粉干,还要喝那啤酒叫做吾得萬。天上蘇27呼嘯著來來回回。原來有個空軍基地,吳工說衢州是對臺作戰第二條防線。

5. 沈陽。和其他老工業城市一樣,沒給我啥好印象。搭上了奧運春風,看得出近兩年發展很快,所以一定要挖地鐵。

6. 騰出時間去看老朋友新朋友。今非昔比,哥們兒們彼此都沒光陰虛度,不再像往年那樣惜惶。當然,還照樣扯淡吹牛逼,照樣懷舊憂 郁,進而照樣吊不甩的躊躇滿志,但年紀也都差不多了,瓜熟蒂落,言辭之間也都透出點兒對生活瑣碎人生事業上有老下沒小時局艱辛的小擔憂。所幸還有酒可以 喝,有肉串可以吃,嘴里嚷嚷著k 歌砸人家玻璃。

7. 最后說一下美國大選。奧運會四年一屆,一百多年你終于爭取到一回,你以為你砸大把銀子出的把戲把全世界給震了, 可那又怎樣?美國四年一趟選舉。意義比奧運會大多了,就算奧巴馬沒當選。每個投票的人心里都清楚自己的聲音就算再微弱,也有機會發出來被人聽到。以往受欺 負受屈辱受歧視的總有機會翻身。這樣的事遠比自己給自己數金牌更應該舉國體制。在任何一個國家,不是靠選舉制度產生的領袖和政府,就沒資格說她代表著誰和 誰。全是一坨屎瞎鼓搗,完全拿不出手。

現在零點剛過,新的一天來了,下雨,沒有日出,但天會亮。我也剛剛過完了生日的一天,現在26歲。我再也不會有25歲了。

Wednesday, November 19, 2008

“精神病时代”-转萧瀚文

一些思絮:文化、人格障碍及其他

萧瀚

1、1949年以来的历史,我把它分成三个阶段。

2、 第一个阶段是1949—1978,我称它为“国家精神病时代”,有镇反大屠杀为证,有土改大抢劫为证,有“反右”大迫害为证,有大饥荒死亡3600万人为 证(此数据根据最新的权威研究,杨继绳先生的《墓碑》),还有史无前例的“大革文化命”为证,其最大特征是国家恐怖主义无处不在,人们的基本情感处于全面 解体与错乱状态,夫妻反悖、父子成仇、母女反目、兄弟姐妹敌如寇仇都是常见现象。

3、 第二个阶段是1979—2008,我称它为“社会精神病时代”,政治制度上从极权时代走向后极权时代的这一总体特征,使得人们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 放,但还必须生活在谎言和暴力构成的一定程度的国家恐怖主义与追寻基础自由的状态。这个时代最突出的精神特征是理想主义破灭与犬儒主义盛行;随着生活的缓 步正常化,人们的基本情感逐渐回归,在此过程中展示出多样化与混乱,各种不同时代的价值观纷然杂陈,全社会缺乏统一的有底线伦理的生活方式,间歇性的国家 精神病以及原有的国家精神病惯性,使得社会处于精神分裂与错乱状态,人各亲其亲,人各私其私,与外人为敌,与陌生人为敌。

4、 第三个阶段,2008以后,是为“个人精神病时代”,当社会的开放持续推进的时候,当制度的变革也在朝前艰难挪步的时候,前两个时期所累积未及全面爆发的 问题将全面绽放毒花、结出恶果,人们将长期处于大量社会人格与感情人格都不健全的家庭与社会氛围之中。这个时代的最大特点是,理性的自由主义信念艰难起 步,庸俗个人主义盛行,许多人的情感变得或偏执或冷漠,各种精神病人、心理疾病患者随处可见,却常常无法分辨,只有出现极端案例的时候才被注意到。

5、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考察现在与未来的社会与个人,我们如何生活,我们如何面对这个社会,我们如何独善自身——可能的话还要兼济周围。

6、 “文革”初期,仅仅“红八月”大屠杀,北京一个城市被活活打死的文化界人士就达数千人(来自王友琴先生的研究成果)——那是国家精神病时代;在社会精神病 时代,这样的情况结束了,但是师道无存,学道也无存却是常态,各个领域都缺乏自己的行业规范,既没有行业独立,也没有行业自律准则;而在个人精神病时代, 各类极端事件,虽然不再以国家支持的形式发生,却以个人突发性人格障碍的形式展开,今年10月份连续数起教师被杀案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个人精神病时 代”的开启。

7、 连续将近60年的愚民教育,它所包含的几项主要指标是:谎言教育、意识形态洗脑、庸俗唯物主义(包括反宗教)、仇恨教育、暴力教育、反文化、反审美、反独 立人格、反自由、反民主、反平等,这十一项特征贯穿于整个官方教育体系。前三十年以暴力贯彻,后三十年则以国家威权为后盾,以实用理性的手段阻挠自由、真 善美愛等人类普世价值。

8、 大量的教师出于基本的常识,厌恶上述教育模式,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对上述教育目标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努力——有些教师做出巨大努力,但整个大的环境没有根 本改变。而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的这种新科举制,即使无法实现彻底的愚民教育目的,至少在培养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脑残计划方面是成功的,也基本确立了谎 言教育、庸俗唯物主义教育以及仇恨教育的成功。

9、在网络上,只要看看国人对历史的普遍无知,就知道这谎言教育是多么成功;只要看看那么多人支持死刑的理由,就知道庸俗唯物主义和仇恨教育是多么成功;再看看无处不在的谩骂和施暴威胁,就知道暴力教育是多么成功。

10、 2006年世界读书日,英国BBC调查中国人里有读书习惯的比率只有5%,而我从自己日常生活的经验里感觉,怀疑这样的概率可能还是偏高了。在我老家的那 些城市和农村里,尤其是农村,有读书习惯的,我觉得有百分之一就了不得了——不搓麻将而读书,在当地会是多么奇怪的一件事情!许多人的家庭,除了孩子们的 教材,是一本书也没有的,偶尔出现几本杂志,都还是城市人的生活而不是农村人的生活。

11、这样一个民智状态,这样一个社会环境,这样一个读书人倍感孤立无伴的氛围,再加上脑残教材和应试教育的重压,以及庸俗唯物主义甚嚣尘上、拜金主义日益毒化的社会伦理生活,会是一个什么后果?这个后果很简单,就是盛产心理不健康的各类障碍型人格。

12、中国的传统教育也好,1949年以来的脑残教育也罢,一个共同特征是极度缺乏情感教育,作为普世价值的“博愛”在中国文化里从来就没有很高地位,多的是“私愛”,而少博愛。

13、将自己所喜欢的人财产化、私有化,是“私愛”的最大特点。于是因愛情而自杀、杀人者时有耳闻,因“私愛”而干涉子女婚恋者多如牛毛,因“私愛”而剥夺所“愛”者自由的也随处可见……

14、由于公民教育的极度匮乏,自由、民主、平等、博愛,这些涉及公德的品质在中国还十分稀缺;由于情感教育的彻底荒芜甚至扭曲,诚实、正直、勇敢、审美、高贵……这些既构成私德,也构成公德的品质,在中国同样稀罕。

15、 公民教育的匮乏、普法教育的工具化,导致大量国人缺乏“群己权界”的基本观念,漠视公理、公德、公共事务,却干涉人的私生活已经成为国人顽疾。大量国人在 公共事务面前怯懦以至于冷漠无声,却对他人的床笫之私挥舞“正义”的拳头,艳照门事件充分表现了大量国人在这方面的恶习。

16、 当这样的社会文化侵入到个人生活中的时候,产生三种后果。一种是许多人的正常感情生活变得极容易被曝光,却又极度小心翼翼,绝大部分人不敢面对公众对绯闻 的好奇、亢奋与“正义的”愤怒——所谓“生活作风”之类的婚外情问题会导致一个人彻底身败名裂;第二种后果,则是在原欲的煎熬和庸俗唯物主义的熏陶下,许 多人突破底线伦理,从事性冒险活动(例如官员、商人以及一切权势者对异性的玩弄);第三种后果,则是那些“私愛”极端化者借助这样的社会背景,名正言顺、 义正词严地对无辜的第三人或者情感转换者进行报复性行动——有些甚至是恶性的刑事案件。

17、 中国近60年最主要的文化特征就是它的反文化、反文明,即使还遗留了少量的优秀传统以及对外来文明的接受,但总体上是上述性质。当代中国普遍存在的心理疾 患以及大量存在的人格障碍,都与这一反文化的背景关系密切。许多人平时不会让人感到有何惊人之处,甚至很善良,但在遇到一些冲突事件(甚至也未必有什么真 正的冲突)时却做出惊人的恶行。尤其是在城市化过程中,许多人的孤独感再加周围环境的恶劣,心理上无法承受的时候,就做出一些令人深感突然以及无法想象的 事情,这都是人格心理上的扭曲长期积累后的爆发。

18、 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可以说除了政府实施的暴力之外(公权力的暴行不具有可原谅性),一切日常恶性暴力事件中的当事人,都是受害者,没有人幸免于不幸。除了 那些受害者理应受到愛护和安慰之外,所有出现人格心理障碍的人,都是值得同情,并且应该救助的。也只有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和生存背景下,审视恶性事件中的加 害者,才能在心灵深处给予他们悲悯与宽恕。这当然不包括法律上的宽恕,法律上的依良法惩罚是应该的,与博愛意义上的宽恕与悲悯是相协合一的。

19、西方的历史也好,我们身边的故事也罢,大量的情形在证明一个道理,越是具有悲悯情怀的人群和国度,人们越是亲善并且人格健康。正如暴力滋生暴力,愛也助长愛,大愛促成更多的大愛,大悲悯促成更多更深的悲悯。

20、即使无法一步到位地全面改革中国教育,至少应该在各级学校设置两门新的课程,一门是公民课——应当由大学法科硕士以上的毕业生去授课;还有一门是情感教育课——我不知道如何在国内寻找师资,但这样的课程已经刻不容缓,国内一时缺乏,就暂时先找外籍的相关专业教师吧。

2008年11月1日於追遠堂

原文在这里

Saturday, November 15, 2008

轉艾未未說

您表达了诸多对北京奥运的不满。对奥组委、开闭幕式、相关政策的具体落实……不担心会引起主流社会的不满吗?

社会应该允许并鼓励个人观点,我的观点只是13亿分之一的观点,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一个社会如果令个人失去观点得话,那一定是个不健康的社会。

这次奥运还是非常成功的,受到了广泛好评。但您的态度却很另类,对张艺谋进行很不客气的批评,说他是“臣妾文化”代言,一个丧失了灵魂的人。

先 谈奥运吧,张艺谋不值一提。首先谈中国为什么要申办奥运,中国申办奥运是希望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价值,同时希望与世界进行一次真实的接触。这是改革开放几 十年来一直希望做的事。申办奥运的初衷与最终结果是背道而驰的,变成了一场为外国人准备的闹剧,跟在月球上办没什么大差别,因为没有真正民主的参与。北京 设置种种限制,气氛搞得很紧张,民工得离开北京,这不公平,毕竟是民工盖起了“新北京”,盖了鸟巢。奥运刚开始,报纸纷纷传达:“市民对奥运最大的支持就 是呆在家里看电视。”这很滑稽,没有民众参与的奥运是什么样的奥运,一味地想讨好外国,只求安全不出错,这样的方式是很陈旧的。如果这样能够被认可得话, 那么全世界只有北朝鲜能比中国办更好的奥运,用政府行政手段完成形式化的表演。拒绝公民参与,远离了真实的激情与欢乐。奥运过去了,北京的感觉是奇怪的。 哦,几十万盆的花撤掉,还留下了什么?这是很空虚的事情,花大钱把气氛搞得很紧张,所谓成功指的是什么?

媒体报道……

媒 体报道,媒体报道永远都是成功的。什么样的媒体,有几家媒体说真话,越不成功的事儿说得越成功,就象神七还没上天呢,已经提前两天报道成功发射了。不说实 话、昧着良心、欺骗公众,这叫什么媒体?任何一次奥运,即使最成功,也会有批评的声音。世界上没有不可批评的事情。关于北京奥运,中国媒体却没有丝毫批 评,每天都是金牌。这金牌有用吗?这金牌是真的跟国民体质有关系吗?跟国民体质有关系的是三鹿的三聚氰胺。这很可笑,媒体就是昧着良心的一个群体。

您刚才说奥运留下什么?起码还留下了鸟巢。

离开一个民主的、公民的社会,离开人的参与,鸟巢狗屁不是,就是一堆钢材。只有当这个社会更加自由,更加民主、人们可以自由享受这些建筑的时候,它才能够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据黄金周数据表示,鸟巢接待游客甚至超过了故宫。作为总顾问的您看到这种盛况是什么感觉?

没感觉,这个城市本身就该进步。我的感觉只是中国社会离进步太慢了,早就应该有 “猪巢”、“狗巢”、“猫巢”出现了。鸟巢之后应该有更好的建筑出现,这才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和价值。

据说,您拒绝与鸟巢合影。确有此事吗?为什么?

很多国外媒体希望我和鸟巢拍张照片,我没这个兴趣。我干嘛要跑那么远去拍张照片,多没意思啊。

通过此举来表示对奥运的不满?

有一点这个原因。我觉得如果把一届奥运会办成这样,实在不如不办。这是一个体制的问题。

您说了这么多真话,需要付出很大风险吧!

不说真话也要承担很大风险。那些喝奶的婴儿,他们得罪谁了?他们还不会说话呢,肾胆已经结石了。在中国,无论如何都在付出着风险。由于别人不说真话,你付出了风险。那些孩子们就是因为我们长期不说真话,而付出了风险。每个人都别想逃脱这个责任。

最近您入选了英国《艺术观察》杂志“全球当代艺术界最有影响力100人物”,位列第47,在华人中排名最高。 但是您却说自己应该排名第一。

评审有自己的标准,说是“综合影响力”。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应该是第一名,而我恰好是47名,有点不上不下。

不担心被批评“狂”吗?

这有什么狂的,我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是艾未未,我狂也是为人狂了一把。

作为当代重要的艺术家,我们发现您似乎并不把艺术当回事。

它确实不是一件事。艺术之外更重要,或者说与我们的关系更真切一些。

您说喜欢作艺术家,是因为艺术家可以什么也不做。可实际上您却什么都做,画画、摄影、建筑、策展,甚至很积极地写博客

艺 术是对社会的一个逃避。我所做的这些都只能算做一件叫做活着的事。既然活着,证明自己是活着,尊重自己的兴趣。没有必要由于你是什么而回避什么。你还得面 对,看到不合理的事情,会形成自己的看法,试图做一些改变,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你认为它是可以被改变的。你会有很多失望,争取,然后可能是更多的失 望。

在当代艺术如此繁荣的情况下,您还认为做艺术是对社会的一个逃避吗?

当代艺术并不繁荣,我们今天看到的当代艺术只是一种表面的准艺术现象而已。当代艺术的真正繁荣应该直接参与到社会变革中,对社会的美学伦理学产生影响。中国的当代艺术显然只是时尚的一部分,并没有在这方面付出努力,产生真正的效果。

但是它却成为继股票、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

那跟繁荣没关系吧,只能说它会成为股票、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泡沫。

您写博客是为了什么?您有那么多时间吗?

互 联网是中国发生的最伟大的事件。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获取与表达,使公民有可能直接获得信息,表达愿望。尽管话语权还是受限,但已经完全不同了。因为 传统媒体不说实话,没有真情表露,媒体精神已经荡然无存,彻底失去公众的信任,步步走向衰亡。互联网是更直接率真的做法。

我们很好奇,您涉猎这么多,最终到底想做什么?

我最终最想做的是把时间给耗过去。来到这了总要走路吧,通过这种那种方式。就慢慢蹭着吧。

慢慢蹭完这一生?

是。

您说,中国设计比中国足球还差?

中国设计比中国足球还差,中国教育比中国足球要差更多。我觉得中国只要一沾到体系体制,就漏洞百出,陈腐且衰败,这就是中国现实。

那么在中国我们有没有大师?

所谓大师必然是改变了人类美学标准的人,是开拓了我们视野的人。有这样的人吗?当一个社会不鼓励人文精神、人文价值,不是公民社会,缺少民主意识,缺少自由思考的空间,就会是一块贫瘠的土地。

此时此刻,您感觉这里很贫瘠?

这是非常贫瘠的一块土地。

有人调侃,艾未未的运气是从您的工作室这幢大房子开始的。是吗?

确实如此。99年我盖了这房子,那时我回国六年,完全没有事情做。做了几本艺术的地下刊物,做了中国艺术文件仓库,但没太多事情做。盖了房子后开始做建筑,接下来就是各种事情了。

您已经在这个大房子里住了将近十年,而今感觉如何?

很好,很奢侈啊。这里有很多阳光,有十多只猫与我分享空间阳光,还有很多来自世界不同角落的朋友们。

这块地的租期20年,还有11年就到期了,到期了怎么办?

我自己都会到期的,说不定我比它先到期。

哦,不要这么悲观。

不是悲观是客观。我没有未来,我只有今天。

通过建造这个大房子,您认为建筑是很简单的事?

建完他们说,这是很好的建筑。啊,建筑原来是这么简单。我应该是天生的建筑师,小时候在新疆时,我搭过炉灶砌过火墙,然后,书架、床都是自己做的,我天生就应该干这事。

这个观点有可能令很多建筑学院的教授学生们悲哀。

那些教授天生就是蠢人,后来更是误人子弟,他们教出的学生就更蠢。学校就是蠢人的去处。他们必然得到同样的结果。

“鸟巢”之后呢?您还觉得建筑简单吗?

非常简单。鸟巢是我们在几个小时内做出的方案,方案后来经过多次演变,但最初的概念形成只用了几个小时。好的建筑应该是非常简单的。

您认为什么事情是很难的?

有些事太难了。比如说中国的文化。我觉得中国好比一群人,生活在一幢很旧的房子里,形成一种很深的习惯和做事方式。而你明明知道这个习惯与做事方式已经使这群人的生活处境异常悲哀,但想改变它却太难了,习惯与本性是很难改变的。

选择这么偏的地方住,是否不太喜欢城市?

那倒不是,是因为我没有别的地方可呆。相反我热爱城市,我在新疆戈壁上长大的,深知“田园生活”的困境。城市就是热情、力量、效率一切我喜欢的东西都和城市有关。我所说的城市不指北京,北京算不上一个城市。北京是离人性最远的地方。

您走过那么多国家,住过各式各样的城市。哪个城市最符合您心目的城市。

不同城市不同特点,一个一个说不是太有意思。我只能说北京是城市中最糟糕的城市。

您对城市的审美是什么?

城市首先要有更强的效率、更高的自由度。它能满足我们的不同欲望和可能,这是城市形成的理由,它的强度与密度使它不同于田园或乡村。人们在城市里可以获得共享与支持,才是一个健康的城市。显然北京并不具有这些特征。

您曾经提出任其生长、甚至乱的城市才叫好。

对。城市的理由就是使它有它更大的自由化与丰富性,而这种特征是在其它任何人造的环境中不具备的。一个强行规划的城市是非人性的,不适合居住的。但这不是城市的错,而是某种机制的错。显然他们在浪费资源,在摧毁城市的可能性。

有没有设想过一种和谐的生活?

生命是不能回避矛盾的,矛盾和冲突构成生命的主要特征。和谐只可能是一种追求,但绝不是一种现实。

感觉您是非常奇怪的。您说“自己什么也不是,是狗揽八泡屎,泡泡舔不净。”,但毫无疑问您却是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

生存本身是个悖论吧,我们都在矛盾在分裂之中,在不可解脱的困境中。这在一些人身上可能反映得更多一些。

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可能与基因的某次错误组合有关,这并不是我所能知道的。我也没有兴趣,我认为很难再找到一个比我更平庸的人了。可以诚实地告诉你,我确实是极度无聊的人。

很多人对您评价:“天生的叛逆者与破坏者,放肆不羁又淡泊名利。”这句话准确吗?

所有人都试图用世俗价值系统来对周围的世界进行评价。这些评价本身是没有血色,没有味道,没有温度的。生活本身要残酷,暴力得多,也更加不可解。我不太在意这些评价。

为什么始终都有那么多的愤怒?为什么有那么多东西看不惯?“为什么我的眼中始终有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能够形容您的心情吗?

我们不是一代人,想的问题截然不同。如果我眼睛里有泪水,一定是有什么脏东西掉到我眼睛里了。我的愤怒可能来自于对个人、对人类所蒙受的羞辱,和人的处境有关。

是悲悯吗?

是自怜。我在其中。

按说您在这片土地上获得了挺大的声望与荣誉。换了别人,即便不感恩戴德也可能被“招抚”了。

我觉得一个人从出生起,不管是什么样的处境,就已经获得了至高的荣誉。任何其它的荣誉只可能消减这个荣誉,我在为人的最高荣誉而战。

您曾经说,如果要在我的墓碑上刻一行字,应该写“一个经典的人格分裂者,代表了那个时代所有的缺陷。”

我不能做到言行一致,思考是断裂的,用人格分裂来形容比较形象。至于经典只能说在我身上比较明显。

做一个自由的人。现在您做到了吗?

没有人能达到自由。自由是态度,一个价值取向而不是一种真实存在。你可以一直在朝自由靠近,最终的自由是死亡。

2008.10.27

整理自《读者》原创版第12期 一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