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31, 2007

几个观点学习

据说在今年内中国的网民人数有望超过美国,成为网民第一大国。两会期间总理也说他会上网看网民意见,可是另一方面,美国大部分人都能上网,在中国还是少数。因为中国网民的组成相对更年轻、受教育程度高、收入也较高,所以网络仍然体现的是一少部分人的民意,比如言论自由、产权保护、房价股票,相信这些都还是少部分人衣食无忧之余的话题,挣扎在贫困线的百姓,远远无暇顾及这些。但至少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表达交流的渠道,有总比没有好吧,而且总是存在更加有良知的人,除了为自己说话以外,还会帮助他人,替其他人说话,这样下去,网络本身还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起点,我们都看得到,现在电视报纸杂志等等传统媒体都很明显的受到了网络的影响。

古时候知识分子若想推销自己,只有考试做官一条路,网络时代则不同了,开个博客,写好的文章粘粘帖帖,别人点进来,就是一次信息传播过程。我每天上网必修课之一就是挨个看订阅的上百个feed,相对于新闻快餐,这让我学到了不少,而且不时总想把学到的东西梳理一下,俗话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儿,我说吃有学问人嚼过的馍,越嚼越有味儿:

一、
股市涨的凶,中央忙调控,印花税率从0.1%涨到0.3%,效果立竿见影,泡沫是受到控制了,问题解决了吗?政府想尽办法促进股市发展,但每当发展偏离轨道 不受控制的时候,总是想到调控,调控就是干预,干预本身就有问题,我们都知道,听不到裁判哨声的流畅比赛是最有欣赏价值的。股票市场是什么,股票市场就是 利用市场机制来给资产定价的地方,如果他是个市场,就存在供求关系,供应大于需求,价格下跌,供应方会减少供应,造成供应少于需求,价格上涨,逐渐供求双 方趋于平衡,简而言之,市场是具备自主定价能力的动态体系,在这个体系内,商品的供求是有弹性的,价格浮动,但也总是在一个价格区间之内,而在中国股市 中,供给刚性,需求单一。市场机制下,如果股市低迷,企业会退市减少股票供应,如果一个股市上资金充足需求旺盛,谋求高溢价的企业会纷纷上市或从其他市场 转板到这里,造成供给增加,价格趋平。但我们没有有效的退市机制,而且市场是封闭的,外国企业进不来,谁进来,进来多少,是政府说了算,这个玩法就等于把 供应量钉死,没有弹性,价格肯定会随着需求的变化暴涨暴跌。这就是我们能看到的情况,而每次出问题,政府还是老一套,调控,吴向宏老师说“提高印花税:一桩机会主义的调控政策”。中国还固守几十年前老思维,把股票市场的职能当成吸收社会资金,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为此国家必然要垄断股票供给,这在当时相对封闭的情况下有情可原,现在都改革开放多少年了,还整这些,真显得很无知。

二、
茅于轼说“我国不应再保护耕地”。 政府总是严格控制土地开发,理由是保护耕地,这有历史原因,比如我们经历过饥荒,被侵略过,但只要有耕地在手,我们就能养活自己,就有了保障,这是有道理 的。拿荷兰来说,他们也有这样的担心,二战时候荷兰被德国纳粹轰炸,死伤无数,但他们有耕地,有食品供应,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逃过屠杀的人没有被饿 死,在废墟上把城市重建了起来。但是今天的世界早已经非往日可比,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粮食生产率的提高不说,全球化和贸易的相互促进已经可以把这个问题解 决,马尔萨斯的“粮食生产赶不上人口增加”的理论要打上问号。目前中国的情况是,每年有多余的粮食出口,即便粮食不足,也可以通过从别国进口来弥补,日本 六成以上的粮食消耗就是靠进口的。而且,农业用地转为工业或者商业,创造的价值要比农业多,现在中国城市化加剧,农业人口转为城市人口,一方面发展经济要 用地,另一方面,为什么要到城市打工,辛苦是辛苦,但收入要多于作农民。经济增长那么快,为什么不能让更多的农业人口受益?保护耕地的结果之一,就是贫穷 的仍然贫穷,没法加入到发展的进程中来。张五常也曾说,保护耕地大可不必,即使我们粮食不足,也可以通过进口来弥补,甚至可以在国外买地进行农业生产,把 我们有限的土地用于发展经济,收益会更多。1988年他陪MiltonFriedman访问北京,弗里德曼面见国家领导人,提出两条建议:中国若想在全球 市场里玩,两个东西少不了,一是赋予地方政府的经济和财政自主性,二是私有产权。前者我们一定程度上有了,张老从来都对于区县间竞争的制度不吝溢美之辞, 后者我们还没有,我相信张五常也是同意的,赋予私人土地产权,这样农业人口有自由把土地卖掉。如果土地私有违背了社会主义制度,那么至少要让农民有自由使 用土地和进行交易的权力。这能否行得通?香港就是这么做的,而且做的很好,可中国比香港大得多,地区间不平衡得多……但至少,无数实例和理论都说明私有产 权是基础。弗里德曼的话中国领导人有没有听进去?有些人听进去了,但有些人没有,第二年广场上发生的事情很能说明问题。另外,从信奉市场的经济学观点来 说,过度保护耕地大可不必,甚至我所学的专业“城市规划”都是多余,因为他们相信市场可以解决一切,拥有土地的人无论是生产农产品,还是作买卖,或者把土 地卖给投资商建购物中心盖工厂,在市场经济下,总会最终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除了制定平等透明合理的规则以外,作的越少越好。

三、
经 过不知道多久英文中文孰轻孰重的争论,近来有高校开始把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面临对中文教育状况的担忧,有些人总是先天下忧而忧。我上大学的时候还犯混, 看着那帮为了四六级起早贪黑的同学,心想:你们这帮傻冒,四六级考90分,英语还是和我一样烂。现在有些人心理平衡了,不好好学中文,我就考你们!可是在 争论背后,所有人都忽略了最基本的问题,你是在拿什么和什么来比,这两样东西是否有可比性?主张提高中文教学地位的人说,很多学生英文张口就来,流利标 准,而写起中文来狗屁不通。显然在拿“说英语”和“写中文”作比较,他们不知道,说和写有天壤之别。语言学角度说,文字比语言难太多了,狼群山头上集体呜 呼,此起彼伏,前呼后应,那就是语言,猴子猩猩彼此叫喊命令恐吓打招呼,动物之间即可有语言。文字呢,只有人类发展出了文字,语言的历史有十万年,文字的 出现是近五千年的事情,可见文字是人类发展到高级别后具有智慧的产物,语言可以张口就来,而要用文字写作,则需要大脑语言功能和逻辑功能的高度协调,有的 人天赋好且注重训练,写作可有所成,但绝非一日之功。若是文学家,则更是对世界和生活有所体察且对语言和文字驾驭纯熟的大师。我们这一代都有过至少学一种 外语的经验,那英语来说,应该都清楚如果要讲得好,通过苦练是可以达到的,写作呢,若想把英语写好,远远不是那么简单,而对于经历几千年发展的中文,至少 不比英文容易掌握。所以说,讲英语本来就应该比写中文容易,即便我们是把中文作为母语。请看吴澧老师“英语本该胜中文”。再多说一句,语言文字的作用是用来表达,如果不是为了说想说的写想写的或者用来说假话,学它来做啥?

Monday, May 14, 2007

人工流产统计数字(5月13号)

母亲节,纽约时报有心,一篇3页长文报道了当前中国人工流产手术的状况,使我想起来,啥叫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普世价值?下面是文章节选几条。

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初期,1990年全国有1400万例人工流产手术。最新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有710万例人工流产手术。相对应,根据the Guttmacher Institution研究报告,美国2002年有129万人工流产手术。

专家认为中国官方的统计数据很可能不完全因为官方并未把私立医院或诊所以及人工药物流产统计在内。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估计中国目前每年有1300万例人工流产,但是其数据来源不详。

在多个城市进行的7项研究显示,在受调查人群中,20%-55%的单身女性经历过至少一次人工流产。

我翻译的可能有误。有心人如果感兴趣,或者要联系英文阅读,请看纽约时报原文,翔实的多。

这 事复杂,说来话长,牵扯到传统文化,世俗观念,人口/户口制度,计划生育,人权,女权,青少年教育,性教育,医疗体制…………还有好多。纽约时报例举中美 年人工流产数字,当然中美人口总数有差距,首先不具可比性。再者数字说明不了根本问题,有些天主教国家明令禁止人工流产,一年下来也没有几例。重要的是数 字背后的原因,中国人美国人做人工流产,应该都存在因为经济上不具抚养能力的情况,但大体上说在美国经济因素的影响要小一些,中国超生一个就要受到罚款 (查了一下,数额为夫妻上年收入3-4倍),而中国受世俗观念的影响更重一些,大多数人对婚前性行为本身的接受程度就不高,更别说单身女性怀孕生子,再说 到抚养成本,单亲很难承受……这些纯粹是我瞎猜,事实远比这要复杂得多,社会学家人口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乃至医务工作者都有专业的解释。但不管怎么说, 每年1000多万例人工流产,足以形成一个产业,为什么大街上“无痛人流”广告那么多?除了宗教看法以外,有人说人工流产也是终结生命,属于不仁之义,我 觉得流产掉的生命暂且不论,单单孕妇自己遭得罪也不小吧,“无痛人流”和其他人流手术要真得那么健康那么绿色,还要避孕药避孕套和其他避孕方法干啥?

presentation

Posted by Picasa

Friday, May 11, 2007

直译几句话

詹姆斯麦迪森说:政府是为了所有者的财产权利受到不少于其自身所能及的保障而创立的。

约翰亚当斯说:自由不可能在财产权利不受保障的地方存在。

汤玛斯杰弗森说:自耕农,即自给自足的农业个体是民主制度的基础。私有财产权利是自由和公民责任与权利的理论基础。

据罗马法:你拥有这块土地,拥有土壤向上直到天堂,拥有土壤向下直到深处。

据美国宪法:私有财产被剥夺时必要受到补偿。

央格鲁美利坚法把私有财产权利的界限一直延伸到天上,没有任何界限,若你拥有土地,你便拥有之上的天堂和其下的地狱。情况直到飞机发明的时候才被改变了。

最烦这个“情”字

一、
我们经常指责别人或者被指责“不了解国情”,国情当然有了解的必要。对于一个人,顶重要的就是清楚的认识自己和自己所处的环境。认识自己不容 易,个别智者做到了,却又断然不会承认的。周遭的处境呢?当人清楚的认识所处的环境时,他和环境便成了一体的。达到这种段数,也不是一天两天工夫。标准就 是没有标准。所以类似“你不了解国情”这样的指控变得很容易而且效果显著了。

国情其实就是那些发生在体制内外所有不靠谱的事。有些事向来 或者一时不够好,都可以一句话蔽之---“国情使然”,这四字箴言,传统秘方,包治百病,然后是非混淆,黑白颠倒。凡是站出来说话的人,就给你贴上标签, 上升理论高度,你不了解“国情”,讲话要注意,否则伤了国家的感情!我们这个国家太重“情”,总是把情字放在首位,“情理之中”,“于情于理”,“动之以 情晓之以理”……情先于理,两者显然并非平分秋色。你不了解,不认同,当然是你的不是了。

二、
存在即是合理。意思是说凡事都有其原因,并不表示存在的就正确。另外,对错与否本身就是相对概念,凭什么你就那么正确?

三、
有时候自己说不清。自己说得清,对方也听不清。最后又变成了是否了解“国情”的争论,国情这个词真伟大,任何发生在这块幅员辽阔土地上的事项,都被高度概括了。除此以外,还能被用来反戈一击,扬长避短。当然,在“扬长”方面,“中国特色”这个词更好使吧……

四、
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辩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