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19, 2008

建筑确实是社会风尚的固化表现(轉)

by 李子暘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zmzg/200806120099.asp

要不是那位设计了北京南站的英国建筑师说,我还真没意识到,原来伦敦的市中心并不大气,“各个分散部件不拘泥甚至随意地摆放在那里……并不构成一个宏大图景”。

可是英国曾经是历史上最庞大的帝国啊!日不落帝国,势力遍及全球,工业能力世界第一。这样的国家,怎么会满足于自己的首都那么小里小气呢?

想一想就可以大致明白。英国虽然曾经富甲天下,但那是指整个国家而言,而且财富往往属于私人。政府的支出,却很早就受到议会的严格限制。好几个世纪以前,英国政府就不能随随便便、大手大脚地花钱了。

结果就是,公共建筑,只好省钱为先,够用就好。而私人建设,自然更是精打细算——自己的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是辛辛苦苦挣来的。这种思路指引下,到处“唯利是图”地搞建设,伦敦也只好呈现出一派小里小气。

倒是那些发展中国家,往往热衷于建造宏大的公共建筑。并不是只有他们才喜欢宏伟壮观——英国人可能也喜欢,但问题是宏伟壮观是需要很多钱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支出至今仍基本没有约束。管钱的人自然就很有机会实现自己的审美愿望了。

对于承担成本的公众来说呢?反正交上去的钱也要不回来了,已经是“沉没成本”了。建个大工程,好歹还能看到一点儿“用之于民”的样子。

可是,这么大的工程,连多年工作的清洁工都搞不清楚门道,偶尔去一次火车站的旅客,虽然很有机会长长见识,但冤枉路想必是免不了的。


恩,正好呼應我前陣子寫的關于‘上海南站’的日志,但李老師這短小精悍,而且都說到了點子上,所以轉貼過來學習學習。原貼地址在這兒:
http://www.bullog.cn/blogs/liziyang/archives/149383.aspx

No comments: